• 1
  • 2
  • 3
如有任何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
13065755707
1468283159@qq.com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花9亿收购,2个月后就停产!染料巨头损失几个亿,做了赔本买卖!
[ 发布时间:2018-12-27 14:00:50  浏览次数:1407  字体大小: ]

因环保整治,江苏恒隆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恒隆作物)已停产7月有余,亚邦股份备受煎熬,损失惨重!

花9亿收购,2个月后就停产...

今年2月份,亚邦股份刚刚以9亿元现金向控股股东亚邦投资控股集团及其他交易方收购恒隆作物70.60%的股权。

谁料到,4月份亚邦股份就遭遇江苏省环保监察风暴,包括恒隆作物在内的8家子公司均面临停工停产。

眼见年内复产无望,亚邦股份决定将恒隆作物的业绩承诺期延后一年。此举立马遭遇上交所问询。

12月12日,亚邦股份回复称,预计恒隆作物2019年一季度达到复产标准,但目前尚不确定准确时间。调整后的业绩承诺提高了金额,如仍未能实现,承诺方将进行补偿,控股股东具备资金补偿能力。恒隆作物在被收购后不久便陷入如此尴尬的境遇,亚邦股份也感到“对股东有点没交代”。

12月13日,公司证券部人士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记者表示:“这是整个园区的停产,公司也很无奈。不过承诺期虽延后了一年,但金额提高了,如果达不到标准,会按照赔偿来的。”该人士坦言,由于被迫停产,4-10月份公司运营很困难。“但目前已复产3家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遭遇环保黑天鹅

亚邦股份的困境始于一场江苏省的环保监察风暴。

今年4月26日,连云港市政府对灌云、灌南两地化工园区全面停工,该园区是国内除萧绍地区外,重要的染料集聚厂区,里面就包括亚邦股份8家公司。

该影响对亚邦股份的打击不可谓不大。由于涉及停产公司占总营收的82.85%,亚邦股份一度“被ST”,等到10月中旬3家企业被批准具备复产条件,亚邦股份才于11月7日撤销风险警示。

“今年4-10月份,公司运行是比较困难的,不仅是生产经营方面,还面临政府沟通、人事调整等事项。按往年经验,今年公司利润本来是很可观的,但遇到整个园区停产我们也没办法,可以说白白损失了几个亿。”亚邦股份证券部人士说道。

尽管亚邦股份坚称此次停产是针对整个园区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亚邦股份无可指摘。其子公司华尔化工、佳麦化工、金囤农化曾因各种环保问题受行政处罚,亚邦股份也表示将在2018年投资约2亿元加大环保治理。

这些影响直接反映在企业中报和三季报中。三季末,亚邦股份营收16.4亿元,下降32.97%;净利润2.7亿元,下降43.5%。据悉,在这段停工的6-7个月时间内,亚邦股份只能通过库存和委外加工支撑公司经营。

“从中报和三季报来看,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没出现亏损。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公司复产到现在,前面的困难都已经过了。”证券部人士说道。

市场分析人士也对亚邦股份的复产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太平洋证券均对其作出增持和买入评级。原因是亚邦股份为国内蒽醌染料寡头,细分品类占全国市场份额最高约60%,公司停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复产后四季度业绩有望改善。

8倍溢价收购留隐患

不过,亚邦股份的困境还未完全解除,尤其是如何处理新收购标的恒隆作物的业绩承诺问题。从12月12日亚邦股份的公告看,恒隆作物正在进行改造工作,尚未恢复生产,也未收到政府关于复产安排的任何通知文件。

据前述证券部人士介绍,第二批复产要求比第一批更严格,需要3个政府部门联合专家组验收,复核需要时间,目前其他被停产企业还处在申请复产阶段。这也是公告中所说“尚不确定准确的复产时间”的原因。据悉,由于恒隆作物生产的是农药,环保的约束标准来得更高。

亚邦股份于今年2月份完成对恒隆作物的收购,交易对价为9.04亿元,按资产收益法计算,恒隆作物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12.82亿元,增值率达766.85%。尤为敏感的是,此次交易对象为控股股东亚邦投资,并且,这是亚邦投资与另一家上市公司江山股份收购失败后,为恒隆作物找的第二个“婆家”。

但收购后不久恒隆作物就停产了。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份,恒隆作物营收总额21274.39万元,利润亏损2590万元。这离当时给出的2018年业绩承诺“不低于9000万元”有很大差距。眼见业绩承诺完成无望,亚邦股份于12月4日给出业绩承诺调整方案。将承诺期由2018-2020年调整为2019-2021年,累计净利润总和不低于4.13亿元,高于之前3.54亿元的承诺。

亚邦股份对调整的合理性解释称:恒隆作物因政府统一的安全环保提标整治工作而停产,属自身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并非单个企业的原因,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不过,调整方案虽获董事会通过,但仍存变数。据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说法,“调整业绩承诺的监管比较严格,要看交易所后续处理。”

化工园区停产的后果,究竟谁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