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8283159@qq.com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葛家村,杭州点石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石在工业园区租下了近2000平方米的厂房。乍一看,这间工厂和其他服装加工厂似乎并无不同,但遍布在各生产环节的20余个摄像头以及墙角由英特尔提供支持的边缘服务器“暴露”出它的特别。
从裁片到最终出厂,点石的全生产流程都已实现数字化。厂内的20余个摄像头每天对工厂情况进行1.3亿次的扫描,采集到的可量化数据通过边缘服务器完成本地计算,再提取出关键数据上云。这些数据不光使得工厂生产流程透明化,更重要的是连接和打通了供应链与产销的数据流。
数字化改造是在产能共享基础上,阿里巴巴淘工厂做出的3.0版本新升级。9月28日,阿里巴巴淘工厂宣布联手阿里云IoT团队走进车间,通过部署IoT设备数字化改造服装厂。据透露,目前全国已有20家淘工厂完成数字化改造,它们大多分布在浙江、江苏一带;今年双11期间,上百家数字化工厂将作为急单救援产能储备为网店备货销售洪峰护航;而本财年内(2019年3月31日前),阿里巴巴计划在全国完成200家工厂的数字化改造。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百人服装厂的“新制造”
在不久前结束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全面阐述新制造。他提出,新制造的核心是数据,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在他看来,定义新制造的标准有三:独特化、个性化、灵活性。“工业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一样东西的能力,数据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
对王存石来说,点石现在做的,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而他找到的“确定”,就是淘工厂。2016年10月开始接触淘工厂时,点石还是一家只有20人左右的小作坊。“工人和订单都不稳定,产品品质更不用说了。”王存石回忆,在经营小作坊的那几年,自己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淡季不淡,忙季更忙”,加入淘工厂、承接来自电商平台的订单,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在阿里巴巴淘工厂实施数字化改造的工厂里,点石是第一家。和大型企业不同,像点石这样的百人服装厂如今是支撑起电商订单的最主流的工厂单元,它们的订单有上千件的大单、也有十几件的小单,工厂必须能在生产组织方式上作出灵活变动,才能真正承载起柔性化的生产供应链。
差不多一年前,王存石开始做员工分组了。最开始,工厂是两条20人的流水线,现在,一条20人的流水线负责中大单,另一条线则变为灵活的几人小组,根据订单的情况动态调整。
这样的变动基于数据的即时性。王存石说,以前工厂经常出现为一个订单安排生产15天最后12天就完成、空档三天的情况。一条流水线停工一天就意味着6000、7000元的损失,但现在,厂里的每一个高精摄像头都是数据采集器,哪个订单可以提前做完、哪个订单可以缓一缓抽调人手做个加急单都一目了然。
就在不久前的中秋,王存石接了一个急单。一位客户找到他,说有200件要在25日交货的衣服做不出来了,只用了半小时,王存石盘了盘工厂的情况,抽调出三个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批货。在他看来,原先急单对工厂来说是对生产节奏的“伤害”,但数据帮工厂增加了服务的确定性。
“润物细无声”小服装厂的“数字化改造”
和大型工厂直接上设备不同,对中小服装企业的改造必须考虑成本问题。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淘工厂针对点石这类服装厂部署了一套轻量级、可复制、基于视觉的产能监控体系。
随着技术迭代和更合适的硬件设备的出现,现在,这套数字化改造的成本被控制在3到5万元左右。淘工厂自己做了一套标准,在初次验厂后,团队会根据工厂产线的流水布局、层高、关键工序位置等要素,平均两天就能完成对一家工厂的数字化调试和验收。
“你所看到的每一个摄像头都有唯一编码,都是物联网设备,也可以实现远程运维。”在阿里巴巴淘工厂总经理袁炜看来,除了成本控制,淘工厂对这些中小型服装厂的改造还有两个标准:非侵入式;可持续优化。
“我们希望摄像头进行的是客观、简单、有效的数据抓取,避免以前人工填报的滞后甚至是错误。”他说,这样的改造意味着工人无需对自己的操作方式作出改变。“工人原来怎么做现在继续怎么做,摄像头会根据计算机视觉算法来捕捉、判断这些动作属于哪个订单、哪个生产环节。”
在袁炜看来,淘工厂现在所做的数字化改造看上去特别不明显,甚至不会让一家工厂的面貌发生太多改变,但却能通过数据,不断提升对工厂的价值。“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我们可以根据一家工厂工人的行动特点和上线数据的不断丰富,让计算模型愈趋精准化。”他说,目前,产能数字化能帮助工厂排产提升6%、交付周期缩短10%。
“有了数据,你可以算清楚一条生产线上一天出多少款最合适,来了A、B两个订单,怎么分组才是效益最高的。”袁炜表示,服务的“确定性”将提高淘工厂的出货稳定性和效率,对工厂而言,它有机会实现规模化增长,其客户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以点石为例,经过两年成长,如今的点石已经成长为一家有近200人的工厂。而点石能够承接的订单主体,也从中小卖家发展到淘宝上的大网红店,森马等品牌也是它的客户,越来越多5000万量级以上的淘宝、天猫品牌选择在王存石这里持续下单,点石已成为不少单品类的主力供应商。
网络协同用数字翻越工厂的“围墙”
在淘宝平台,一家名为“13C”的3皇冠店铺拥有440多万粉丝。今年6月起,这家店铺开始对接点石,试了一个月左右,“13C”决定把点石列为自己的主力工厂之一。现在,点石承担着“13C”梭织类订单总量的50-60%。
“不好的工厂各有各的不好,但点石这边整体做得非常均衡。”在“13C”掌柜范峻杰看来,点石的设备、生产专业性、服务都符合店铺现阶段的情况,“我们关注的有三点,质量是第一位的,第二是时效性,第三是性价比。”
作为一家十年老店,“13C”在尝试找工厂这件事上可谓经验丰富,拿出一个款去两家店测一测,价格、面料、工单都可以做对比。“在我们原有的概念里,一家工厂不能长时间去合作,我们认为三年是个节点,超过三年之后,人际关系太熟会带来变化,这个观点针对的是整个市场。”范峻杰说,在淘工厂这种数据化相对透明的情况下,他希望一家工厂能够真正和品牌长久地合作下去。
相比“13C”,前段时间亮相造物节的店铺桃心商店可谓是“小众”。作为设计师品牌,刚起步不久的它订单件数多在50件左右,但它的印花设计或者工艺又要比标准化的几百件大单更复杂。它的订单同样由点石来承接。“有了数据支持,我的架构、人员配置甚至可以按照一人一件的分工来完成这些小单,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王存石说,在流水组完成大订单的稳定基础上,工厂的技术部门也会支持淘宝上的原创、小众设计力量。
王存石认为,点石的现有结构要求它必须同时有大、中、小的多样化客户才是最完美的。在这个供需结构中,中大单起到稳定性作用,也是支撑起整个工厂体系的核心,但中小单确保了工厂不会出现没订单的状况。
“我们现在最长的订单是15天,但客户、订单都特别稳定,不用担心这一单之后‘没米下锅’。”在点石,每天常规有15个款在车间流转,更让王存石自豪的是,跟他合作过的客户,几乎人人都是“回头客”——服务的确定性,带来了订单的稳定性,更带来了客户黏性的提升。
在对范峻杰来说,点石不是店铺选择的唯一工厂;对点石而言,“13C”也不是唯一的客户。这正是“新制造”的核心:依托数字化改造,新制造不是单纯的生产效率提升,而是要通过数据、技术的驱动实现制造的大规模高效协同。
过去一年,近3万家淘工厂每周有1700多个款从淘工厂的流水线走上电商原创品牌货架。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将构建起一个更社会化、柔性化的生产平台,让供应链管理成本和无效库存不断减少,让工厂的“围墙”不复存在。